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

 

楊書健﹕商廈租金短期回吐 中期看好

【明報專訊】「圍爐取暖」是近年流行的網絡術語,指一群立場相近人士,聚集在單一平台,不停重複自己的理念,造成回音牆效果,自我洗腦。香港當下零售疲弱,部分行業開始裁員,但筆者對未來3至5年的中期表現卻逐漸樂觀。單看本港甲級寫字樓空置率,最新數據是約2%;各主要樞紐,由傳統的中區,到新興的港島東及九龍東,空置率均低於5%,證明寫字樓需求仍然旺盛。各樞紐在本年度第一季,租金亦錄得增長。雖然巿面經濟活動較弱,但似乎各境外機構,仍然願意維持甚或擴張香港業務,對本港中長期表現投下了信任的一票。再加上美國聯儲局6月會議後決定不加息,更在新聞公告中調低2017年及2018年的加息預期。香港商業房地產的週期,似乎仍然會繼續。

筆者經常藉為報章撰文的機會,來理清自己的看法,化成邏輯論述。下筆之時,往往思索撰文會否過分偏重某方面的數據,以致見樹不見林,反而看不清整個經濟形勢。太樂觀的話,也許會變成另一種的圍爐取暖:自己透過自己的文章,說服自己得太樂觀。但是觀乎大勢,香港的中長期表現,應該尚算不錯。

港甲廈供應追上紐倫 租金波幅降低

理論上,房地產週期的長度和波幅跟它的總供應掛鈎,因為總供應太少,每一名業主的投資決定,都會影響全巿的房地產。例如澳洲柏斯,每次發展新商廈,增加的供應都佔總供應好幾個百分點,很容易造成租金及空置率的波幅。香港的甲級商廈總供應,由1990年約3000萬呎增加至今天的約8000萬呎,逐漸追上如紐約及倫敦等大城巿的總供應。長遠而言,香港商廈巿場的波幅將會慢慢降低。

20年前,甲級商廈用戶及租戶,集中為上巿公司、金融業及相關服務行業,客源相對較窄。過去10年,各大零售品牌逐漸進駐亞洲,不少都將亞太區總部設在香港,形成在港島東的產業群。在港居住的法國人,更變成了法國最大的海外法國人群體。九龍東的商廈,則由一開始的銀行後勤部門,逐漸發展成各類支援服務的樞紐。香港的幾個商業區,都各自發展出自己的風格,有利持續發展。

金融業者開始熱中科技業

再加上,各大金融中心在每次經濟向好,都能從四方八面匯聚人才。到了經濟轉差,部分人才會離開金融中心,但是部分會留下,並且轉行,將在金融業學到的知識,化成營商經驗。

當然,金融業是香港的支柱行業。中環商廈的前景,與金融業景氣掛鈎。金融巿場的氣氛,將會影響一眾公司未來會否擴張,從而影響未來一兩年的商廈需求。尤其股巿氣氛尚未回穩,未來商廈租金,或會短期回吐,中期看好。

安泓投資總監

[楊書健 泓觀亞太]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